浏览数量: 30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17-12-20 来源: 本站
如何避免精神科高风险自杀现象
1.精神科患者自杀原因:抑郁障碍、精神分裂症、神经症、人格障碍、物质滥用、酒精依赖、脑器质 疾病,精神药物等
2.自杀现象评估和认定:患者是否有自杀观念和可能的行为,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.
3.沟通:将评估的风险结论告知监护人,法定监护人获得书面知情同意并知情选择不 同管理模式的住院病房是必须的,法定监护人对患者的监护必不可少,尽量获得患者书面不 自杀的保证。
4.宣传教育,识别高危人群,对重点对象进行干预,尽最大可能,尽快积极治疗并有 效控制患者精神症状。
5.病房的管理: 避免病人从病区的任何地方坠下;避免接触电源;危险品的管理:刀具(力片、 剪刀、水果刀等),尖锐器械,绳子,火柴,易碎的玻璃制品等等,入院时的安全检查是必 须的,入院后每天例行的检查和巡视,特别是探视时;另外,病室的人员调配也有技岛,异 病同室,同病异室,避免情绪传染.
6.药品的管理:监督服药,如何避免藏药、攒药。
7.24小时不问断的监护和陪护,医护人员监护必须延迟到自杀观念消失之后,仔细询 问,认真观察,精心护理并做好记录.在封闭病房中,出现的自杀自伤常引起医患纠纷,此 时患者的监护权没有发生转移,但实际的护理责任无法推卸,在开放的病房也是如此,此时护理内容是否履行常常是争议的焦点,因此,完整的护理措施和记录十分重要.
本文由91短视频破解版生产厂家91短视频免费下载观看护理小编(www.asksem.com)提供分享,感谢您的阅读。更多产品热线:0769-22909950。如有转载,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91短视频免费下载观看。